返回

黑夜將至

首頁

第405章 唯1通關方式:作弊

看得出來,老人家是真心欣喜。但其他與會成員都沒有從事天文和航天事業,因此朱院士這番豪言壯語沒能在會議室里煽起熱烈情緒。

“咳,朱院士,我也有個問題。”歐羊急忙為朱院士搬來臺階,開口化解尷尬,“如果說一號、二號和三號地球的存在要用平行時空來解釋,那么請問我們的地球和其他地球處于同一個時間線上嗎?”

“呃,我這個表述可能不太準確,畢竟是個三流,不,業余的科幻寫手。”歐羊自嘲了一句,在朱院士面前他都不敢自認科幻作家,“我想問的是,幾個地球之間的時間保持一致嗎?打比方說,根據視頻中給出的信息推算,滅世小行星撞上三號地球的時間大概是在那個地球的2009年,那么撞擊發生時,處于不同時空的我們,是不是也在2009年?”

歐羊的表達還是不夠清晰,不過足以讓在做眾人理解他的意思。

于謙隱晦地望了楊小千一眼,在他那個世界,活尸危機出現在萬歷三十八年,也就是公元1610年,四百年后他從希望之星穿越到本地球,剛好是2010年,這應該不是巧合。只是這一情報并未公布,只有極少數人知道。

楊小千不動聲色,想要聽聽科學性的解答,可惜的是朱院士搖了搖頭,說道:“抱歉小歐,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,因為我也沒法給出有依據的判斷,不過我個人傾向于時間線保持一致的說法,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湯韜同志召喚出的裝備,來自于無人看管的軍械庫,卻基本沒有老化損壞的情況,因為時間間隔還不到一年。”

歐羊若有所思,不再出聲。接著沉默已久的齊心吾開腔了,他看向楊小千問道:“我覺得楊會長的設想很有啟發性,但是我有一點疑問,按照楊會長的即興編號,一號、二號和三號地球第一次出現的災難都是喪尸和變異體,這又是為什么呢?難道說不同的試卷,都要以同一道題目做卷首嗎?”

楊小千尚未開口,朱院士就習慣性地開始回答問題:“這個問題就可以用概率來討論了,如果只有三張試卷,那么這個規律就與小楊同志提出的‘考試論’相悖,但如果有幾千份、幾萬份試卷呢?其中找出幾份卷首相同的卷子,并不奇怪。”

齊心吾點點頭,接受了這個解釋,又問道:“遠江有穹頂,二號地球的順天府也有穹頂,可為什么三號地球的南非小城沒有出現穹頂呢?根據艾德里安的日記記錄,病毒爆發后有軍隊進入小鎮,但喪尸和變異體都已經離開了城鎮。這是其一,其二,為什么其他兩個地球上變異體都沒有成功滅絕或是奴役人類?”

“大家都知道,為了對付變異體,我們付出了多少代價。如果不是變異體全面投降,一旦開戰,我們更會損失慘重。不談其他變異體,單說我們知道的幾個天生高等變異體:李金奎、圣一、溫言、白,以他們所具備的特殊能力,絕對不是幾臺機甲能夠對付的,就算三號地球的大德意志帝國軍力強盛,那么二號地球呢?就算有穹頂籠罩順天府,就算有覺醒者,以明朝的軍力,能戰勝這樣的變異體?”

魏主任豎起一根手指補充道:“其三,根據現有情報,只有發生災難的地區內才會出現覺醒者,而根據二號地球的歷史記錄,明神宗在順天府外集結大軍,靠著‘異人’的幫助全殲活尸,這‘異人’想必就是覺醒者了,那么這些覺醒者又從何而來呢?”

三個問題引起熱議,楊小千卻興趣寥寥,因為相似的問題已不止一次出現在他的辦公室或是特秘組的“頭腦風暴空間”里。

可是在缺乏事實基礎的情況下妄自猜測,只不過是浪費時間,所以楊小千沒有再專注聆聽,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。

楊小千提出考試論并非心血來潮,很早以前他就曾將來源未知的災難與費米悖論聯系起來,195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、物理學家費米提出一個問題:做一個數量級估計可以推測銀河系中大約有2500億顆恒星,而可觀測宇宙中則有700垓(7x10^22)顆——據統計,地球上沙子的數量約為此數據的萬分之一,換言之,對應地球上每一粒沙子,宇宙中應該有一萬顆恒星。

其中有5垓顆恒星與太陽類似,那么圍繞著這些恒星的行星中,大約會有10的20次方個類地行星,地球與它們相比,未必是最為特殊的那一個。

也就是說,在茫茫宇宙中,可能早有智慧生命在人類誕生前數百萬年甚至數十億年前出現,如果他們沒有全部滅亡,那么經過如此蠻長時間的發展,他們早該具備星際航行的能力,可迄今為止,人類不但沒有看到他們,甚至沒有聽到過他們所發出的任何“聲音”。

為了解答費米悖論,人們提出了各種不同說法,其中之一的“大過濾器理論”就與楊小千的考試論有緊密聯系。

大過濾器理論認為,在智慧生命進化過程中,會有一堵墻擋在前面,攔截所有生物文明,使其無法跨越一個關鍵性階段。

楊小千的考試論便是大過濾器理論的一個變種,或許這道墻真的存在,而楊小千則將它比喻成一張試卷,無法通過測試而被淘汰的考生全都走向毀滅,自然無法跨過高墻。

要想通過這場測試,或者說通過這道過濾器的篩選,找書苑 www.zhaoshuyuan.com無疑困難至極,必須另辟蹊徑。

歐羊剛才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:“因為各種原因走向不同發展道路的地球,就是能力各有側重的考生,有的考生擅長‘物理’,有的擅長‘化學’,有的擅長‘生物’,同樣的試題對于不同的考生而言難度不一。”

這句話讓楊小千產生許多聯想,隱約間似乎找到一條捷徑。

雖然目前三個已知地球的發展方向在大體上保持一致,但仍有不可忽視的區別,比如三號地球中原子彈的出現比一號地球推遲了三十年,卻研發出幾代戰斗機甲,在陸軍機動作戰的能力上領先于一號地球。

再聯系起第一次魔潮過后從空間裂縫里闖出的異界來客,他很有可能也來自于一個處于不同時空的地球,而根據楊小千的猜想,那個地球有可能是符文科技的起源地,這樣看來,或許異界人譚棕就來自于一個發展方向與本世界截然不同的地球,而在那里,符文科技占據主導地位。

如果這個猜想成真,那么再結合歐羊那一番話,就可以推出一條至關重要的線索。

假設這是一場綜合測試,試卷上印有各門各科的題目,有物理,有化學,有生物還有人文與其他,而擅長不同科目的考生只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答題,想要通過整場測試當然是難之有難。

那么最快且最容易通過測試的方法是什么呢?

當然不是把各個科目全都學一遍,試卷已經發下來了,再難有充足的時間去全方位發展,更何況從宏觀角度來看,全方位發展本來就是一個偽命題。

合理且可行的通關方法只有一個:作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