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萬妖朝佛

首頁

獻祭之血(二十四)

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。(本書由(下載樓)整理發布)

妙法蓮華經弘傳序

唐終南山釋道宣述

妙法蓮華經者,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。蘊結大夏,出彼千齡。東傳震旦,三百余載。西晉惠帝永康年中,長安青門、燉煌菩薩竺法護者,初翻此經,名正法華。東晉安帝、隆安年中,后秦弘始,龜茲沙門鳩摩羅什、次翻此經,名妙法蓮華。隋氏仁壽,大興善寺、北天竺沙門阇那、笈多、后所翻者,同名妙法。三經重遝,文旨互陳。時所宗尚,皆弘秦本。自余支品、別偈,不無其流。具如敘歷,故所非述。

夫以靈岳降靈,非大圣無由開化。適化所及,非昔緣無以導心。所以仙苑告成,機分小大之別。金河顧命,道殊半滿之科。豈非教被乘時,無足核其高會。是知五千退席,為進增慢之儔。五百授記,俱崇密化之跡。所以放光現瑞,開請之教源。出定揚德,暢佛慧之宏略。朽宅通入大之文軌,化城引昔緣之不墜。系珠明理性之常在,鑿井顯示悟之多方。詞義宛然,喻陳惟遠。自非大哀曠濟,拔滯溺之沈流。一極悲心,拯昏迷之失性。

自漢至唐六百余載,總歷群籍、四千余軸。受持盛者,無出此經。將非機教相扣,并智勝之遺塵。聞而深敬,俱威王之余績。輒于經,序而綜之。庶得早凈六根,仰慈尊之嘉會。成四德,趣樂土之玄猷。弘贊莫窮,永貽諸后云爾。

妙法蓮華經卷第一

后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

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

如是我聞。一時、佛住王舍城、耆阇崛山中,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。皆是阿羅漢,諸漏已盡,無復煩惱,逮得己利,盡諸有結,心得自在。其名曰:阿若憍陳如、摩訶迦葉、優樓頻螺迦葉、伽耶迦葉、那提迦葉、舍利弗、大目犍連、摩訶迦旃延、阿冕樓馱、劫賓那、憍梵波提、離婆多、畢陵伽婆蹉、薄拘羅、摩訶拘絺羅、難陀、孫陀羅難陀、富樓那彌多羅尼子、須菩提、阿難、羅侯羅,如是眾所知識、大阿羅漢等。

復有學、無學二千人。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,與眷屬六千人俱。羅侯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,亦與眷屬俱。菩薩摩訶薩八萬人,皆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,皆得陀羅尼。樂說辯才,轉不退供養無量百千諸佛,于諸佛所、植眾德本,常為諸佛之所稱嘆。以慈修身,善入佛慧。通達大智,到于彼岸。名稱普聞無量世界,能度無數百千眾生。其名曰:文殊師利菩薩、觀世音菩薩、得大勢菩薩、常精進菩薩、不休息菩薩、寶掌菩薩、藥王菩薩、勇施菩薩、寶月菩薩、月光菩薩、滿月菩薩、大力菩薩、無量力菩薩、越三界菩薩、跋陀婆羅菩薩、彌勒菩薩、寶積菩薩、導師菩薩,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。

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,照東方萬八千世界,靡不周遍,下至阿鼻地獄,上至阿迦尼吒天。于此世界,盡見彼土六趣眾生,又見彼土現在諸佛。及聞諸佛所說經法。并見彼諸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、諸修行得道者。復見諸菩薩摩訶薩、種種因緣、種種信解、種種相貌、行菩薩道。復見諸佛般涅槃者。復見諸佛般涅槃后,以佛舍利、起七寶塔。

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:今者、世尊現神變相,以何因緣而有此瑞。今佛世尊入于三昧,是不可思議、現稀有事,當以問誰,誰能答者。復作此念:是文殊師利、法王之子,已曾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,必應見此稀有之相,我今當問。

爾時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、及諸天龍、鬼神等,咸作此念:是佛光明神通之相,今當問誰?

爾時彌勒菩薩,欲自決疑,又觀四眾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、及諸天龍、鬼神、等,眾會之心,而問文殊師利言:以何因緣、而有此瑞、神通之相,放大光明,照于東方萬八千土,悉見彼佛國界莊嚴?

于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,以偈問曰:

文殊師利,導師何故、眉間白毫,大光普照。

雨曼陀羅、曼殊沙華,栴檀香風,悅可眾心。

以是因緣,地皆嚴凈,而此世界、六種震動。

時四部眾、咸皆歡喜,身意快然,得未曾有。

眉間光明,照于東方,萬八千土,皆如金色,

從阿鼻獄、上至有頂。諸世界中,六道眾生,

種種因緣、而求佛道。或有行施,金銀珊瑚、

真珠摩尼、硨磲瑪瑙、金剛諸珍,奴婢車乘、

寶飾輦輿,找書苑 www.zhaoshuyuan.com歡喜布施。回向佛道,愿得是乘,

三界第一,諸佛所嘆。或有菩薩,駟馬寶車、

欄楯華蓋、軒飾布施。復見菩薩,身肉手足、

及妻子施,求無上道。又見菩薩,頭目身體、

欣樂施與,求佛智慧。文殊師利,我見諸王,

往詣佛所、問無上道,便舍樂土、宮殿臣妾,

剃除須、而被法服。或見菩薩,而作比丘,

獨處閑靜,樂誦經典。又見菩薩,勇猛精進,

入于深山,思惟佛道。又見離欲,常處空閑,

深修禪定,得五神通。又見菩薩,安禪合掌,

以千萬偈、贊諸法王。復見菩薩,智深志固,

能問諸佛,聞悉受持。又見佛子,定慧具足,

以無量喻、為眾,欣樂說法、化諸菩薩,

破魔兵眾、而擊法鼓。又見菩薩,寂然宴默,

天龍恭敬,不以為喜。又見菩薩,處林放光,

濟地獄苦,令入佛道。又見佛子,未嘗睡眠,

經行林中,勤求佛道。又見具戒,威儀無缺,

凈如寶珠,以求佛道。又見佛子,住忍辱力,

增上慢人,惡罵捶打,皆悉能忍,以求佛道。

又見菩薩,離諸戲笑、及癡眷屬,親近智者,

一心除亂,攝念山林、億千萬歲,以求佛道。

或見菩薩,肴膳飲食、百種湯藥、施佛及僧。

名衣上服、價值千萬,或無價衣,施佛及僧。

千萬億種、栴檀寶舍、眾妙臥具、施佛及僧。

清凈園林、華果茂盛、流泉浴池、施佛及僧。

如是等施,種果微妙,歡喜無厭,求無上道